【吊兰】佛珠吊兰的养殖方法有哪些?


【吊兰】佛珠吊兰的养殖方法有哪些?

文章插图

佛珠吊兰的养殖方法(基本知识):
最佳繁殖时间:佛珠吊兰主要靠扦插 , 一般在春、秋两季进行 。
最佳生长土壤:佛珠吊兰性喜富含有机质的、疏松肥沃的土壤 。 盆栽常用腐叶土或泥炭土、园土和河沙等量混合并加少量基肥作为基质 。
生长湿度要求:佛珠吊兰喜欢喜温润潮湿土壤 , 能够耐旱 , 可是却不耐阴 , 但是却有特别强的生命力 , 在养殖佛珠吊兰的时候要注意不能浇太多的水 , “宁干勿湿” , 只需保持盆土湿润即可 。 由于根的分布较浅 , 上盆时可在盆底多垫些排水层 。
最佳生长温度:佛珠吊兰性喜温暖湿润 , 较耐寒(江淮地区栽培时可耐0℃的低温) , 耐高温 , 最适温度为20℃~28℃左右 。 高温和低温时都生长缓慢 , 在高温环境中几乎休眠 , 应少浇水施肥 , 否则易腐烂 , 如果开始腐烂了 , 要立即剪掉腐烂处 , 把健康的部分进行扦插 , 否则很快全部烂掉 。 这也是栽培成功的关键之一 。
最佳生长光照:佛珠吊兰喜半阴环境 , 如放置地点光线过强或不足 , 叶片就容易变成淡绿色或黄绿色 , 缺乏生气 , 失去应有的观赏价值 , 甚至于枯而死;如阳光直射 , 空气干燥 , 最容易引起吊兰枯焦 , 所以应置于阴凉通风处 , 并注意保持环境湿度 。 但夏、秋季高温时忌阳光直射 , 应遮光50% 。
【吊兰】佛珠吊兰的养殖方法有哪些?

文章插图

养殖佛珠吊兰的注意事项:
施撒肥料:佛珠吊兰春秋季应"薄肥勤施" , 常在叶面喷施1~3‰的氮肥和磷酸二氢钾有利于使它更加翠绿肥大 , 提高观赏价值 。
生长旺期每月施两次稀薄液肥 。 肥料以氮肥为主 , 但金心和金边品种不宜施氮肥过量 , 否则叶片的线斑会变得不明显 。
浇水要点:
(1)佛珠吊兰夏季容易烂根 , 浇水不宜太频繁 , 需用小喷壶浇灌 。
(2)春季由于温度逐渐上升 , 植物生长开始进入旺盛时期 , 水分蒸发量大 , 一般要保持2~3天浇一次为宜 。
(3)夏季高温季节要放置阴凉通风处 , 以防温 度过高造成腐烂 , 同时要少浇水 , 因为这时的植物处于半休眠状态 , 水分蒸发量减少 , 根部吸收水分缓慢 , 否则极易烂茎死亡 。 但也不能过干 , 因为翡翠珠的茎极细 , 如长时间不浇水 , 就容易造成叶肉质皱缩 , 养分水分输送失调 , 造成枯枝、死枝且难以恢复 。 所以要掌握适时浇水 , 一般选择在傍晚每4~5天左右浇一次 。
(4)秋后逐渐减少浇水量 , 以提高植株抗寒能力 。
修剪要领:佛珠吊兰如果茎叶伸张得过长 , 可进行修剪 , 剪下的茎可作为插穗 , 等扦插苗长到3~5节进行摘心 , 以促进侧芽的生长 , 从而使株形匀称丰满 。
盆土更换:佛珠吊兰每2~3年换盆一次 , 重新调制培养土 。
繁殖要点:可扦插繁殖 。 枝蔓极易生气生根 , 可于春秋剪下几节 , 一半埋入沙子或疏松的土中 , 保持湿润但不积水 , 很快就会生根以供栽植 (春秋季约半月 , 而冬夏则不易生根 , 遇盆株不够均匀丰满却生长过长的情况时 , 就可以采用这种措施予以弥补 。 )吊兰可用分株繁殖 。 除冬季气温过低不适于分株外 , 其它季节均可进行 。 盆栽2~3年的植株 , 在春季换盆时将密集的盆苗 , 去掉旧培养土 , 分成两至数丛 , 分别盆栽成为新株 。 吊兰也可利用走茎上的小植株繁殖 。 在生长季 , 剪取走茎上的小植株 , 种植在培养土中或水中 , 待小植株长根后移植至盆中 。 此外 , 还可用种子播种 , 但一般少用 。

推荐阅读